回應篇數共有 0
目前在第 1/ 1頁 我要到 上一頁 下一頁
討論主題 發表作者 發表時間 點閱人氣
【讀本書】本多孝好《Missing》(轉貼) 讀者: 沉睡之海 2006/11/23 上午 11:33:27 2927
如果生命是個完整的圓,那麼缺掉的一角,該用什麼來彌補?

或者也可以問,為什麼會就這麼缺了一角?

父母車禍喪生的男孩,轉而在姑姑家中成長,儘管姑父一家人對他視如己出,然而總能在言談之間感覺到一種疏離,因此,他封閉了心,不習慣愛,直到遇見了涼子,一個神似自己幼年一般極度渴望愛的女學生,明明知道自己給不起,無能回應,卻也沒有拒絕,直到師生戀曝了光,讓他提出了分手,原因不是擔心自己的教師前途,也不是涼子的未來,只是一個三十歲男子突然清醒的常識……

同樣是車禍,喪生的是一起過馬路的妹妹,姊姊自責沒能善盡照顧妹妹的責任,因而開始以妹妹的身分度日。

安身在養老院度餘生的婆婆,一生的積蓄全讓孫女給騙光,被迫搬離,臨終之際,孫女還用著婆婆的錢和男人在國外度假。

一隻狗的死亡和退學有什麼關係?Ruko因為頓悟有一天自己也會就這樣死去;人生是一個陷阱:從小學、國中、高中然後大學,然後工作、結婚、生兒育女,然後就等著準備自己的墳墓。感覺根本是個陷阱,一個接著往下跳,因此,決定要離開這條路。

相信有一種人天生無法作惡?就像有人無論如何都無法擺臭臉(像我。哈。),可是總有遇到讓你氣得想要狠狠揍他一拳或是恨之入骨想置對方於死地的那麼一刻。會因為自己做不到而痛恨自己?

生命中的傷痕究竟是怎麼開始淌的血?

師生戀中的高中老師,傷痕來自父母的車禍,車禍源頭則是肇事者,因此,他缺乏愛的能力可以歸咎於肇事者?那麼姑姑一家人又算什麼?涼子的死亡是高中老師的罪責?然而他的確為此棄世。

以妹妹的身分生活真的就能減輕沒善盡照顧的責任?事實是,她想藉此折磨父母親。若非心疼當時倍被受父親冷落甚至打罵的母親會因雨淋成落湯雞,也不會出門送傘,那麼車禍事件也就不會發生。真是這樣?折磨了父母又如何?真要這樣棄絕自己終生?

婆婆明知道孫女謊話連篇,卻仍願意將僅有的積蓄交給她,孤身死去,為了什麼?因為一個人孤伶伶地死並不可怕,但希望自己死後,活著的人,哪怕一年一次,一分鐘也好,回憶起自己活著的時候的事,真的是奢望嗎?只是這樣孫女就真的會想起婆婆?

不循規蹈矩走人生的路是否注定受到懲罰?「如果是自己決定要做的,即便很無聊、很辛苦,也只能忍耐克制;但如果是被強迫,那麼即便再快樂,也是虛假。」Ruko的確這樣展開自己的人生,只是過不了愛情關卡。是不是只要繼續不安分守己,就能得到幸福而非懲罰?

妹妹因著一段感情而自殘,未果,人也宛若遊魂,不愛唸書的哥哥卻轉而發憤圖強,進而考上東京大學,離家前,父母以他急於逃離妹妹而斥責,其實他只是記起妹妹想到東京的心願,希望可以讓妹妹離開這個傷心地,所以自己先去安頓好之後,才能接妹妹同住照應。

我們是不是都用著自以為是的方法去愛,對方卻完全無法感受、甚至還產生了誤解?

是否真的可以清楚辨識事情的表象和真實的差異?

《Missing》收錄五則短篇小說,每一則都是一個缺憾生命的延續再牽引更多殘缺的生命。每一個進展的周折都引發人深思,自身的存在問題,每一個短拍休止符,都讓人驚詫,進而遙想自己是否也曾如此盲目、短視或者自以為是。

看似溫柔的散文小說,卻以推理結構,揭曉真相,那殘酷的面目,真實得仿若虛構,心驚之感依舊餘波盪漾。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yuling.maggie&f_ART_ID=530800


回應文章
 
回應篇數共有 0
目前在第 1/ 1頁 我要到 上一頁 下一頁